2017“百思德”杯新锐设计竞赛颁奖典礼圆满举办发表时间:2018-09-11 17:11
2018年9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和《风景园林》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数字花园”风景园林主题论坛暨2017年“百思德”杯新锐设计竞赛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到场嘉宾有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卫国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成玉宁教授、来安县县长杨文萍女士等。本次会议由《风景园林》杂志社社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媚道设计主持规划设计师何昉教授主持。百余名设计师、高校师生等业内人士汇聚一堂,共同见证属于2017年“百思德”杯设计竞赛获奖者的荣誉时刻,同时探讨数字景观的无限可能。 “百思德”杯新锐设计竞赛在四年前由孟建民院士和何昉大师总策划和推动,开辟了中国原创景观竞赛的先河,旨在繁荣行业创作,鼓励景观原创,促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竞赛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评委诚邀包括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堂妹钱学敏教授在内的多位跨界专家担任,评选项目类型多样,评选出的获奖作品也较有代表性,寄托了“向自然学习”的无为设计理想,反映传承文脉、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潮,获胜方案将在安徽滁州“中国景园之家”落地建成,从纸上创意变成真正落地,为国内首创;全球征集作品并采用国际评审,评委跨界,体现竞赛包容与公平,彰显设计品牌时代创新本意;新锐设计竞赛填补了国内青年设计师专业竞赛的空白,参赛对象中明确要求需为40岁以下的青年设计师。 本次竞赛以“数字花园”为主题,旨在在小尺度场所展现对数字景观的思考。经过数月焦灼等待,数轮紧张评选,最终推选出金奖1名、银奖1名及铜奖3名。 大会主要包括开幕式、颁奖仪式、主题论坛3个环节。 开幕式上何昉教授首先介绍了到场的各位嘉宾、媒体,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何教授介绍了“百思德”杯新锐设计竞赛从举办第一届至今,逐渐成为了对社会各界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竞赛的发展过程,吸引了国际、国内各大景观和建筑高校参赛。 李雄教授对“百思德杯”新锐设计竞赛的业界影响力表达了肯定,总结了竞赛的四大特点。相信在未来,这一竞赛将成为风景园林行业更有影响力的品牌,激励众多青年设计师不断成长与进取,进而持续促进行业发展。 王向荣教授表示 “百思德”新锐设计竞赛与行业内其他竞赛不同,兼具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领域和落实到尺度适宜的具体地块的2方面特色,为青年设计师、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杨文萍县长表示百思德项目自2013年正式启动,作为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搭建平台,主动作为,在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支持百思德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等单位有更紧密的合作。 金奖获奖团队代表任道怡对作品《无尽花园》进行了分享,从园林的起源讲起,将花园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而数字则是指引我们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如何平衡技术、人、自然之间的关系。设计营造了一个内与外连续而又模糊的空间,从而定义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关系。 在随后的颁奖环节中,在场嘉宾分别为金、银、铜奖获奖团队颁奖,所有嘉宾共同合影留念。下半场的“数字花园”主题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系主任、博导徐卫国教授与东南大学景观系系主任、博导成玉宁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 徐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机械臂建造——3D混凝土打印及自动砌筑系统》的学术报告,从混凝土3D打印开发和机械臂自动砌筑系统两大系统的研究探索展开汇报。他提到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设计和建造方法。通过沉浸式的体验真实的设计环境,可以达到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实现集体设计的理想。3D打印创造建筑未来。徐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清华大学数字建筑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期待通过弯曲打印的尝试,实现从三维空间打印到多维空间打印的发展目标,以及通过机械臂协同打印实现大尺寸空间的打印。 成玉宁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数字景观——意义、结构、方法、运用》的学术报告。指出了风景园林与其他专业不同,是科学的艺术,科学是基础。他提出科学化和数字化是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和设计实践的必然趋势,只有将感性经验转换为理性知识,风景园林的“诗情画意”才能在当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语境下焕发时代的特色。另外,成教授还在报告中还谈到数字景观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案比较和成果呈现方面的价值,并以近年来基于数字景观技术完成的各个成功项目实例,为大家呈现了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实践的多方面、全过程的运用。 会议最后,何昉教授作总结发言,为本次颁奖典礼及主题论坛画上了圆满句号。作为青年景观设计师全面展示才华的平台,“百思德”杯新锐设计竞赛将持续举办,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大会现场照片
上一篇2018年召开学会大会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