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改革开放40年深圳风景园林建设成就发表时间:2018-08-27 10:13 编者按: 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从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崛起成为一座创新型国际化大都市。在这个过程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创新尤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作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何昉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初频繁来深参与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到后来在深创建设计院(何教授是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创始人,现任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董事长兼主持规划设计师),以自己景园师的身份,为这座城市梳妆打扮。 何教授通过此文回顾了深圳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历程,对典型案例及发展理念进行概括总结,进一步阐述深圳乃至全国风景园林事业在社会发展转型期间的历史使命和创新前景,以此为深圳38周岁生日献礼。 40年前,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潮起南粤大地,建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40年间,作为改革开放的精彩起笔,深圳在荒野上不断书写华章,从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深圳1980年建特区,1982年即开始实质着手风景园林规划建设,从继承和发扬近三千年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到率先尝试完善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体系,风景园林“深圳流派”正在成为美丽中国的深圳注脚。 公园城市,传承创新 深圳作为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最早提出公园城市理念的地区,因此,深圳曾获得全国唯一的一个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称号。除了有不同类型的自然公园和城市公园(市级、区级、社区级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生活的场所之外,还有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为市民提供观赏游憩的景点。 国家公园构想和国家风景名胜区建设 深圳对自然的敬畏,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体现在从一开始就重视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目前深圳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70.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8.7%,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有沼泽、浅水和林木等多种自然景观,在此可观赏到落霞与千鸟齐飞、静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总面积约922公顷。福田红树林地处深圳湾东北岸,东起新洲河口,西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形成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的“绿色长城”,总面积约368公顷。内伶仃岛位于珠江口内伶仃洋东侧,处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之间,总面积约554公顷,内伶仃岛峰青峦秀,翠叠绿拥,秀水长流,保存着较完好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保护区毗邻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其面积为380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达300公顷,是香港最大的红树林区,拥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深港国家公园构想的提出,是希望以深圳湾、深圳河与大鹏湾沿岸的深圳湾公园、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香港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香港湿地公园等深港边境绿地为主体,建设总面积约140km2的带状跨界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尚未涉及跨省保护地,深港国家公园的提出有望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成为国内首个一国两制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国家公园。 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区是以山海一体、景城相融、纵览深港为景观特色和以生态保护、科普科研、休闲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着优越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以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弘法寺等为代表的人文风景资源。从生态上来看,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区是深圳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生态博物馆和生态名片,有着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 城市公园 深圳从建立特区之始就制定了高起点的规划,指引城市的健康发展,这个阶段主要是市政公共绿地的建设。深圳在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策者高度重视风景园林事业。深圳风景园林传承和发展了中国风景园林体系,率先规划设计现代城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格局形成。 在文革结束不久,深圳建特区之初,将最初建设的3大公园——仙湖风景植物园、东湖公园和荔枝公园,分别融入中国风景园林流派特征。这对当时拨乱反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仙湖植物园综合了中国三大园林体系及风格,巧妙运用了北方园林建筑的形式,选择了江南园林的尺度,“仙湖”“药洲”得名等立意构思的核心则源自于岭南园林,正如孟兆祯院士所说:“仙湖植物园是一座具有中国园林传统的民族特色、华南地方风格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生活内容需要的风景植物园”;荔枝公园则是岭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相结合的园林建筑风格;而东湖公园采用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 深圳仙湖植物园 (陈卫国摄) 早期深圳总体规划,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出发,根据特区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狭长的地形特点,确定了组团式的总体布局结构,从东到西规划了八大工业组团,内部形成了大体配套、相对完善的综合功能,各个组团以交通干道下行连,组团之间保留800~1200米宽的城市绿化隔离带,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作用,保证居民能够亲近自然,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经过城市近40年的发展建设,深圳初期建设预留的生态廊道现在已经形成城市中的生态公园链重要系统的一部分。 深圳市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以及笔架山公园是深圳的中央绿地,统称为深圳的“绿心”。作为城市中央区的集中绿地,这几个公园不仅代表了深圳的门面,更是对深圳城市生态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深圳市中心公园往南连接的福田河、深圳河,与莲花山公园以及笔架山公园,另外从福田河向南,与深圳河畔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生态公园、深圳湾公园,加上新建的香蜜公园、人才公园,形成了链化的公园系统,城市景观和物种多样性得到空前地提升。 深圳市中心公园(2000年摄-赵化) 莲花山公园南大门(罗小勇摄) 中央领导手植金桂成为纪念园入口的对景(罗小勇摄) 深圳的公园设计往往是风景园林师为主导,建筑师、规划师、艺术家通力合作的作品,由于其显著的空间艺术特征而使之具有浓厚的审美情调。如海山公园大胆采用色彩鲜艳的图案化的硬质材料,浪漫多变的景观构筑沿袭海洋生物和亚热带植物特征;大梅沙公园月光花园建筑外观以红色砂岩和白色构架,还有很多表达人类爱情的植物,这里设计成了有名的爱情花园,更是婚纱摄影重要场所。 深圳市海山公园(何昉摄) 深圳也很重视本地历史文化的发掘,以“一街两制”闻名全国,有“天下第一镇”之称的沙头角中英街,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8块界碑是清政府签定《香港英新租界合同》的历史见证,其景观规划设计历时五年,包括沙头角古塔公园在内,设计以真实性和整体性为原则,其理念体现了“有界无界之间”的极高境界。 深圳的社区公园从建设初期就注重居民方便和使用功能的有机结合,并逐渐提高艺术水平。在园岭公园内,深圳雕塑院的艺术家们尝试把影视艺术的理念与公园设计结合,由记者、设计师和雕塑家所组成的几个寻访小组,寻找18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不同层面的普通人,等比例翻模做成逼真的铜像雕塑,配有个人简介等资讯,命名为“深圳人的一天”,这是中国第一个用新艺术形成塑造城市生活的优秀作品。 深圳人的一天(雕塑院提供) 主题公园 20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市民主要以高消费的室内娱乐为主流,在80年代后期物质文明的提高,促使娱乐方式逐渐向室内外结合高端刺激性活动发展,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等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活动风靡一时,并逐渐形成主题公园的热潮,不久后迎来了主题公园建设的高潮期。深圳华侨城继锦绣中华之后,三大主题公园——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主题公园陆续开业,深圳野生动物园、小梅沙海洋公园、南山青青世界到东部华侨城等相继建设,也为中国特色主题公园闯出了一条有别于发达国家的自己的路,并在全国旅游业的繁荣过程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深圳锦绣中华(陈卫国摄) 深圳主题公园的成功曾经引发国内争相效仿,出现了“锦绣中华现象”。跨入新世纪后,华侨城配合深圳打造生态城市形象,在东部启动以系列生态主题为游赏内容的大型生态旅游区,主题公园也朝“健康、生态、环保”的方向迈进,继续引领国内娱乐文化的潮流。 深圳世界之窗(陈卫国摄) 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陈卫国摄) 主题公园高潮建设之后,深圳迎来了一次国家园博会的建设任务,作为第一个建设在垃圾场上的园博会,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启了首个永不落幕的园博园盛会。 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园林博览会—盐田展园(深圳市城管局提供) 之后深圳又迎来了一次大型城市事件——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迎大运系列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不仅大大提升了深圳的环境品质,还为深圳带来了全新的城市风貌。 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园林(罗小勇摄) 自然公园 自然公园是深圳市绿地网络系统生态资源保护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市民亲近自然的重要游憩场地,其建设理念就是以保护为主,提供市民基础野外休闲服务功能。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的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构成的连续生态绿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相耦合,构筑了城市长远发展的基本生态框架和底线。结合居民长假期、每周出行的游憩康乐活动需求,提出并强化了“郊野(海滨)公园”规划,将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内的适当区域,通过增设适当的康乐设施,有限度地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场所,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和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让城市的绿地资源和海岸资源最佳程度地向市民开放,使郊野公园构成城郊的连续性绿地,与城市道路绿带,点状分布的城市公园一道,为城市构筑具有深远意义的健康而安全的绿色屏障。深圳市马峦山郊野公园便以“绿色马峦山,生态健康游”为主题,充分利用发掘自然资源优势,突出郊野公园自然之旅、环保之旅、友情之旅、安全之旅的理念。 深圳马峦山郊野公园(罗小勇摄) 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有在全球率先打造这种近千平方公里的超大无界公园的胆识和魄力,让深圳的“绿”连起来,动起来,还城市一个完整的自然,一个与人口、经济规模相匹配的自然生态系统。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充分利用大鹏半岛地质遗迹和海岸地貌等多种自然资源,体现独特的“水火共存、山海相依”的地质景观,以“国际性”为目标,将国家地质公园打造成辐射珠三角和港澳地区乃至全世界的,融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具有科学内涵和科普价值的国家级自然类大型风景区,成为深圳新的绿色名片,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项目(罗小勇摄) 深圳欢乐海岸北湖湿地公园(许初元摄) 除了绿色景观外,深圳还有可贵的海洋景观。在西部建设滨海休闲带的同时,对沿线的海水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明确规定不得进行污染排放,此外,还将外迁深圳湾沿岸的水产养殖场。近海岸线则采取人工种植红树林的办法,来涵养和净化近岸水质。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滨公园”为出发点的大梅沙海滨公园,考虑到山·城·海的总体格局,将山景引到海边,将海景伸入山体,运用大尺度、大手笔的线形构图和丰富自由的空间处理,形成与海岸平衡的系列观景场地,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大梅沙片区以海滨公园为引领,沿海岸线建梅沙栈道绿道,影响巨大,又修建近20公里长的盐田海滨绿道,在东部沿海形成一个风景园林游憩线状优美空间。 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刘必健摄) 绿道满城,绿色生活 早在2005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划定全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出台《深圳市生态控制线规划》及管理规定,以此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根据划定的控制线,深圳全市有近一半的土地被列入其中。深圳道路绿地系统的建设作为示范廊道,与外围环城绿带和郊野公园共同构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到今天,珠三角区域绿道网深圳段的建设,有效利用和发挥了这些生态控制区域的作用,供市民享用。深圳绿道总体选线基于生态敏感性和景观多样性分析,以构建生态安全网络为目的,以组建生态网络廊道的核心元素人、植物、动物作为规划建设的核心要素,利用绿道搭建区域生态廊道,连接针对不同动植物的生态核和破碎化的生态孤岛,恢复和强化深圳市生态网络。 2009年,深圳园林以珠三角区域绿地一体化规划和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了景色优美、野趣盎然、人文底蕴浓厚、高绿量等多样化特色的深圳市级、区域级、社区三级绿道。深圳如今逐步做到市民可在3~5分钟到达社区绿道,10~20分钟到达城市绿道,30~40分钟到达区域绿道,同时绿道网与铁路、空港、轨道枢纽均能便利接驳,极大地提高市民绿道出行的便捷度。深圳市绿道网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游憩、休闲功能空间,更是要打造成全新的生态低碳生活空间,实现较为理想的慢行系统,从而通过绿道这样一种让人主动参与的方式深刻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区域绿道2号线深圳特区段(深圳市城管局提供) 区域绿道2号线大运支线段(深圳市城管局提供) 大梅沙海滨栈道绿道(罗小勇摄) 景观水保,生态修复 深圳在本土研究基础上,提出景观水保学理论指导下的城市修复,实践案例分为五类,分别为:山体修复、水体治理和修复、海岸修复、棕地修复利用和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 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是水体治理和修复的典型案例。其以生态治理为指导思想,以满足河道防洪要求为前提,通过截排污水与初期雨水、利用再生水补水、水质净化改善、岸坡生态改造、景观绿化等措施,使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河道的生态景观功能,并营造怡人的滨水休闲空间,为市民提供近水、亲水、赏水、玩水的环境,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与赏景游憩的需要。 深圳湾公园全长20公里,属于景观水保学中海岸修复的类型。通过项目的实施,对深圳湾沿岸的生态系统予以全面修复,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深圳湾公园结合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城市规划所形成的沿海建成区生态系统,平衡了环境与人类使用海岸线之间的关系,为滨海城市提供宜人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其作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延续,将湿地系统补充完整,维系和改善了包括上百种野生鸟类、本土红树林和各种湿地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为迁徙鸟类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地;另一方面,沿海滨形成宽阔而连续的绿林带,为城市抵制自然灾害提供良好的缓冲地带,是海岸防护的重要屏障,有力地保障了城市的生态安全,形成城市生态良好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湾公园(罗小勇摄) 科学主导,形式创新 随着深圳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城市的大挖大填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直接破坏了地表植物,使得土地的抗蚀能力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开采石料,深圳曾经出现了669个废弃采石场(俗称山地缺口),山体及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水土资源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人为活动而产生的规划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现象,需要通过人工干预,来恢复水土,增强水土生态服务功能,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水保园以创新的形式应运而生。 深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简称深圳水保园)选址于深圳市南山区乌石岗废弃采石场,是遗留下来的典型水土创伤之一,基址具有城市水土保持示范的典型意义。其作为全国第一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集治理水土、科学科普、科学研究以及寓教于乐为一体的科学类公园形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同时还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及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至此,国家开始号召在全国建设水保园,各省各市迅速开始结合地方特色建设起一大批水保园。 全国首个水保园建设成为新形式的示范(罗小勇摄) 海绵城市,韧性构建 深圳从对城市的低影响开发到最终实现韧性城市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一开始在城市中引入绿道,形成绿道网络,串联起了城市与自然。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绿道网选线规划从最初仅强调慢行休闲功能逐渐向融合生态理论、城市更新改造等综合目标功能发展,其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扩展。通过对绿道的升级,建立起了各类绿地、绿廊、水系等自然、半自然、人工的多功能绿色开放空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网络,稳定了城乡生态安全格局、提升了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也提高了社区和人民生活质量。 紧接着绿色基础设施的引入,充分发挥了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缓解了城市内涝、保护和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深圳以绿道网为基础,率先建设了水岸公园、社区体育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公园绿地。其中水岸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生态涵养、生活休闲的场所,同时还能满足水岸的防洪、防灾减灾的生态功能。 现代城市在面对各种各样发展危机的同时,需要在综合规划中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把危机的影响减至最低。深圳韧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规划技术手段,提升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灵活适应动态社会经济环境的能力。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景观与绿化专项规划,提出了深圳前海绿色基础设施全覆盖,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与前海实践相结合,立足“参数化”分析方法,科学系统地构建“六廊三带”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承载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廊道、生态水系统、绿色交通系统等多重功能,构建一个城市和自然共生的无缝连接体系。以“上善水城”为目标,打造蓝色水廊融汇的魅力之城,规划以绿色基础设施(含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绿色开放空间+绿色交通网络多重体系互相渗透,营造绿色网络编织的生态之城,以特色鲜明的景观风貌控制,形成多彩路网营造的美丽城市。 前海从海绵城市到绿色基础设施全覆盖和水廊道建设 结语 今日深圳,以发达的经济、多元文化的边缘和“新移民城市”、优秀的岭南自然文化原创土壤,滋养着这门古老而新锐的行业——风景园林深圳原创的发展东风正劲,一日千里。 今年,同是深圳特区成立38周年,有众多风景园林师及长期在风景园林行业从事规划设计的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前辈参与了深圳园林建设,他们是:孙筱祥、孟兆祯、刘家麒、郭秉豪、冯良才、叶金培、苏峰泉、沙钱荪、王全德、吴肇钊、宋石坤、周西显、黄任之、金锦大、梁焱、郭荣发、付克勤、曾宪钧等,他们为深圳留下的不仅仅是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公园城市设计之都,更是一代又一代深圳风景园林人的芳华。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